学校承办2025年第九届吉林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吉林省选拔赛
4月19日至20日,第九届吉林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吉林省选拔赛在我校举行,全省26所高校379支参赛队伍、1291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规模创历史新高。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是教育部高教司和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抓的三大赛事之一,列入教育部高教司“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每两年举办1次。
我校副校长王超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高校应将工程训练和创新精神培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实践育人,鼓励学生参与工程实训、创新实践和学科竞赛,助力培养高素质工程实践和创新人才。
大赛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为主题,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与制造强国战略,强化工程创新能力,坚持理论实践结合、学科专业交叉、校企协同创新、理工人文融通,创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端工程创新赛事,构建面向工程实际、服务社会需求、校企协同创新的实践育人平台,培养服务制造强国的卓越工程技术后备人才。
大赛设3个赛道9个赛项:新能源车赛道,包括太阳能电动车、温差能电动车2个赛项;“智能+”赛道,包括智能物流搬运、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智能救援3个赛项;虚拟仿真赛道,包括飞行器仿真设计、智能网联汽车设计、工程场景数字化和企业运营仿真4个赛项。学生通过实物展示、命题文档答辩、现场加工调试等多个环节,角逐国赛参赛资格。
作为本次赛事的承办方,我校有多支队伍获奖,其中新能源赛道获特等奖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智能+”赛道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虚拟仿真赛道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6位指导老师获得特殊贡献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特殊贡献单位。
闭幕式上,国家巡视员兼河北省工训研究会理事长李耀刚表示,本次比赛以“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理念激发了师生的创新热情和实践能力,促进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供稿: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撰稿:贾惠淇 摄影:杨函霖 初审:唐慧宇 复审:周南 终审:于英焕)